2月20日晚间,上交所、深交所官网分别发布《上交所量化交易报告制度平稳落地》《深交所量化交易报告制度平稳落地》的报告,对量化交易再发重要表态。

沪深交易所表示,将建立健全量化交易监管安排。同时,进一步压实证券公司客户管理责任,完善与证券业协会、基金业协会的自律管理协作机制,加强对量化私募等机构的交易监管,等等。

此外,沪深交易所将加强与香港交易所的沟通,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明确深港通北向投资者的报告安排,将北向投资者量化交易纳入报告范围。

量化交易报告制度平稳落地

交易所层面对于量化的监管一直在逐步完善。

根据上述报告,2023年9月1日,证监会指导沪深交易所制定发布了《关于股票程序化交易报告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和《关于加强程序化交易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建立起针对量化交易的专门报告制度和相应监管安排,于2023年10月9日正式实施。

相关制度安排明确,程序化交易是指通过计算机程序自动生成或者下达交易指令参与交易所股票交易的行为,包括按照设定的策略自动选择特定的股票和时机进行交易的量化交易,或者按照设定的算法自动执行交易指令的算法交易以及其他符合程序化交易特征的行为。

程序化交易投资者则主要包括交易所会员客户;从事自营、做市交易或者资产管理等业务的会员;基金管理公司、保险机构等其他使用交易所交易单元进行交易的机构(以下统称“使用交易单元的其他机构”)。

根据相关制度要求,程序化交易实施报告管理制度,未经报告的投资者不得进行程序化交易,对存量程序化交易则要在去年12月29日之前完成。

根据沪深交易所发布的程序化交易投资者信息报告表的模板,具体上报内容包含了账户基本信息、账户资金信息、交易信息、交易软件信息等大类。

其中,账户资金信息和交易信息两栏要求填写账户资金规模、资金来源、来源占比,加了杠杆的资金还需要填写杠杆资金来源和杠杆率。

交易信息则包括了交易品种、是否属于量化交易等内容,还包括交易指令执行方式及概述、账户最高申报速率、单日最高申报笔数等。

事实上,相关制度安排还对高频交易等进行了重点关注,比如,如明确程序化交易投资者最高申报速率达到每秒300笔以上或者单日最高申报笔数达到20000笔以上的,交易所可以视情况采取调整异常交易认定标准、增加程序化交易报告内容等措施。

沪深交易所上述报告中表示,在市场参与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目前上述制度已平稳落地,存量投资者已按要求如期完成报告工作,增量投资者落实“先报告、后交易”的规定,各方报告的质量总体符合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量化交易监管打下了基础。沪深交易所将结合报告信息,持续加强对量化交易特别是高频交易的监测分析,动态评估完善报告制度。

进一步强化量化监管

近年来,随着新型信息技术广泛运用,量化交易已成为重要的交易方式。量化交易有助于为市场提供流动性,促进价格发现。但量化交易特别是高频交易相对中小投资者存在明显的技术、信息和速度优势,一些时点也存在策略趋同、交易共振等问题,加大市场波动。

从国际经验看,境外市场普遍对量化交易特别是高频交易实施更为严格的监管,以防范对市场秩序造成负面影响。

沪深交易所2月20日表示,下一步,将坚持以投资者为本,把维护公平性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借鉴国际监管实践,趋利避害,建立健全量化交易监管安排,包括严格落实报告制度,明确“先报告、后交易”的准入安排;加强量化交易行情授权管理,健全差异化收费机制;完善异常交易监测监控标准,加强异常交易和异常报撤单行为监管;加强对杠杆类量化产品的监测与规制,强化期现货联动监管。

同时,沪深交易所将进一步压实证券公司客户管理责任,完善与证券业协会、基金业协会的自律管理协作机制,加强对量化私募等机构的交易监管,等等。

此外,沪深交易所将加强与香港交易所的沟通,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明确深港通北向投资者的报告安排,将北向投资者量化交易纳入报告范围。对于影响市场秩序的异常交易,交易所将坚决采取自律管理措施,涉嫌违法违规、情节严重的将上报证监会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