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博纳影业正式登陆A股市场,与万达电影、光线传媒等同行会师。开盘半小时表现来看,博纳影业涨43.94%,报价7.24元,总市值99.52亿元。

本次IPO,博纳影业发行价格5.03元,发行市盈率22.99倍,发行后总股本13.75亿股。根据发行价格5.03元和总股本13.75亿股计算,博纳影业总市值有69.16亿元。

开盘半小时,估值已经大涨,博纳影业的未来估值会是多少?

券商观点来看,华创证券采用相对估值法进行估值,给予博纳影业22年30倍PE的估值,对应22年目标市值为125.4亿元,对应每股9元。

2021年业绩体量来看,24家影视院线公司中,营收和净利润均排在博纳影业前面的有捷成股份和华策影视两家,两家当前的总市值分别是140亿左右和90亿左右。

上市之前,有股民也对博纳影业的估值做出猜想,“明天报7.24元直接44%的涨幅抢货,对比中影万达,博纳最少也是200亿市值起步,对标股价15元”。

值得注意的是,博纳影业虽然上市大涨,但当前估值还不如5年前。

招股书显示,2017年3月,博纳影业有过一次增资,有这样的表述,“本轮增资按照上轮增资结束后150亿元的估值基础进行”。

这样的估值不会是博纳影业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总经理于冬想看到的,2015年,于冬认为博纳影业被低估,带领博纳影业美股退市。

相比2017年估值缩水,博纳影业经历了什么?A股上市,博纳影业就是为了估值重估,这条路走了至少6年。于冬曾认为博纳回A最慢不过3年,然而现实很骨感,于冬失算了。

当然,博纳影业上市大涨,市值已经来到100亿,未来的估值到底是多少,还有很多悬念。这是否意味着于冬苦尽甘来?

委屈的美股“中国影视第一股”

博纳影业是国内首家从事电影发行业务的民营企业,主营电影业务、影院业务,公司历年重要投资发行的影片包括《长津湖》、《窃听风云》系列、《一代宗师》、《我和我的祖国》、《智取威虎山》、《红海行动》等。

别看博纳影业如今才在A股上市,相比光线传媒、华谊兄弟等晚了10年多。事实上,博纳影业也早早地登陆资本市场。2010年12月,博纳影业在美股上市,成为美股“中国影视第一股”。

当时的博纳影业CEO于冬意气风发,认为中国电影产业正处于黄金发展机遇期,随着国内电影市场不断壮大,博纳影业也有望成长为亚洲最大的电影企业。

上市之前,博纳影业一直路演。于冬跟美国的基金经理们,讲述和描绘中国电影产业高成长的背景,让他们理解中美市场的不同非常重要,中国电影市场则正在高速发展。

然而,华尔街的基金经理们没有理解于冬的豪情。

上市首日,博纳影业开盘价为8.50美元,收盘价为6.58美元,跌幅为22.6%。此后低迷的股价,让于冬心灰意冷,萌生了博纳影业回A的念头。

2015年6月,博纳影业宣布私有化,当时的市值50亿元左右,而A股同行华谊兄弟的市值超过790亿元,光线传媒市值超过610亿元,差距十倍以上。

于冬曾说,“我问过王长田,也问过王中磊,你们觉得博纳和华谊、光线的差距真的能有10几倍吗?”从这个问题来看,与同行的市值差距让于冬难以接受。

当时的A股,正处在大牛市的顶点,影视公司一路高涨,估值很容易翻倍。

美股的博纳影业很委屈,于冬对媒体表示:“真正让我下定决心要回A股上市的是《智取威虎山》,博纳取得了那么好的票房成绩……但同一时期博纳在纳斯达克的股价却一直在跌,这让我非常难过。”

资料显示,《智取威虎山》是徐克执导的一部3D谍战动作电影,2014年12月24日上映,上映第21天,票房已突破8亿元,位列中国内地影史电影票房前十、华语片影史第六,最终票房8.84亿元。

美股不懂博纳,于冬表示,“光线股价的飞涨可以单纯靠一部优秀的电影来带动,但在纳斯达克根本不可能,美股都是机构投资者,中国电影公司的投资价值,他们不懂。”

不懂的后果就是被低估,于冬说,在美国上市的55个月里,博纳没有一个季度是不盈利的,我们被严重低估。

于是,博纳影业选择私有化,回归国内A股市场。没有想到的是,博纳影业的回A路,堪称是斗折蛇行,千沟万壑,跋山涉水,坎坷不平,艰难曲折。

坎坷6年回A路

媒体报道,2016年4月,博纳影业宣布以8.6亿美元(约合55亿元人民币)完成私有化,从纳斯达克退市。其中,私有化买家包括阿里巴巴、腾讯、中信证券、复星国际等。

招股书显示,博纳影业的股东名单中,还有一帮明星,包括张涵予、黄晓明、章子怡、陈宝国、韩寒等。

2017年,博纳影业首次递交招股书,没想到2018年,影视行业就遭遇波折,阴阳合同、查税风波等负面事件曝出,监管层的审查持续收紧,影视公司A股上市陷入低迷期。

到了2019年,康得新财务造假事件“连环炸”,瑞华会计师事务所被查,与会所有关的33家公司IPO项目被叫停,博纳影业也中枪了,被“中止审查”。

2020年8月,博纳影业再次递交招股书,11月5日顺利过会。一般来说,IPO企业从过会到拿批文大概只需要一个多月,然后上市日期就不远了。

然而,博纳影业直到2022年6月20日才正式拿到证监会的批文。博纳影业的批文,为什么花费了这么长的时间?

答案或许和疫情有关。2020年,因为疫情,国内部分影院停业,博纳影业也受到牵连。

监管规定显示,过会后的企业最近一期经营业绩同比下滑幅度超过50%,或预计下一报告期业绩数据下滑幅度将超过50%的情况,暂不予安排核准发行事项,待其业绩恢复并趋稳后再行处理或安排重新上发审会。

IPO审核中,监管对业绩的考量一直都是重要因素。疫情之下,博纳影业的业绩引发担忧。

根据最新招股书,2019年-2021年,博纳影业实现营收分别为31.16亿元、16.1亿元和31.2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5亿元、1.91亿元和3.63亿元。

不难看出,博纳影业2020年的业绩确实出现大幅下滑,不过2021年快速回归到2019年的水平。2022年6月20日,监管层还是下发了批文。这个时间距离博纳影业私有化退市,已经过去了6年。

8月18日,博纳影业A股上市,上市前夕,于冬又陷入与女明星的绯闻。于冬的妻子金巧巧在微博上发文,“谣言止于智者!有空多看电影”。有网友问,“都实锤成这样了姐,不要那么隐忍了。金巧巧回复,“咱们能不能有点脑子?”

金巧巧还吐槽,“层出不穷的各种假新闻!现在的网络真的是乌烟瘴气!营销号为了博眼球博点击量、各种胡编乱造、各种捏造事实!”

估值不如5年前

一系列风波之后,博纳影业会有怎样的估值,这是投资者最为关注的事情。于冬带领博纳影业私有化退市,也是想有一个不错的估值。

8月18日,博纳影业终于上市,开盘半小时表现来看,博纳影业涨44%,报价7.24元,总市值99.5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6月,博纳影业市值50亿左右,于冬认为博纳影业被严重低估。目前市值比美股退市前增加50亿元左右,实现翻倍。

2015年,博纳影业的营收是14.31亿元,净利润3893.20万元。到了2021年,博纳影业的营收31.24亿元,净利润3.63亿元。

博纳影业业绩大幅增长,估值也增长了。但当前的市值,是否达到了于冬等股东的期望?至少从招股书中的历史估值来看,当前市值是低于预期的。

2017年3月,博纳影业增加注册资本至109961.52万元。招股书这样表述,“本轮增资按照上轮增资结束后150亿元的估值基础进行,与上轮增资的估值基础一致。”

这样来看,博纳影业耗时6年的回A之路,相比2017年的估值还大幅缩水了。这样的估值变化,不会是于冬想看到的,只是行业和股市变化太大,于冬失算了。

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个。一是2015年6月中旬,正处在A股大牛市的顶点,沪指从2000点飙涨到5000多点,影视股接力暴涨。

比如华谊兄弟,2015年初至6月中旬,从13元最高涨至32元。同期,光线传媒从8.45元最高涨至19元。当时,华谊兄弟的市值超过790亿元,光线传媒市值超过610亿元。

这个时候,于冬看到A股同行大涨,心里不是滋味。在股灾之后,大多数影视股的估值停留在2015年6月中旬。如今,华谊兄弟市值75亿元,光线传媒市值280亿元,均是大幅缩水。

除了股灾挤泡沫,最近几年,影视行业遭遇阴阳合同、疫情等影响,是影视股估值下降的第二个原因。8月16日,中国电影报报道,业内出现了一种非常消极的论调,“今年是电影最难的一年。”

不过从业绩上看,博纳影业在行业中可圈可点。招股书中,博纳影业预计2022年1-9月营业收入增长56.41%至 65.51%,归母净利润增长100.06%至 223.00%。

对于博纳影业,有观点认为,为了回A股,博纳影业做了充足准备,有作品、有大机构、有明星、有影院,但路途坎坷,错过了A股影视股的黄金期。

还有股民认为,博纳影业上市正当时,政策支持、疫情好转、业绩飞增,超好预期。影业行业的个股,若干年没有获批上市了,博纳影业作为目前头部企业获批上市,地位不可小觑!

从当前估值来看,博纳影业远不如5年前,想要根据2015年那样的大牛市估值,难度更大。不过作为近几年罕见山上过的影视股,未来能不能提振整个影视传媒板块,被寄予厚望。

目前来看,博纳影业大涨,影视院线板块并不兴奋,除了博纳影业,其他个股全是下跌状态。

博纳影业未来估值将如何变化,我们也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