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份来自第三方机构统计的标品信托上半年业绩报告,让标品信托在2022年前6个月的“成绩单”浮出水面。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今年以来持续更新净值的10138只标品信托上半年的算术平均收益率为-2.59%,获得正收益的产品占比为38.3%。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导致今年上半年的资本市场持续震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标品信托的业绩表现。然而,伴随着信托行业转型步伐的加快,标品信托持续升温,信托资金集体向证券市场“转移阵地”这一趋势不会改变。

市场震荡拖累标品信托表现

2022年上半年,由于市场震荡调整的影响,主要投向为证券市场的标品信托“成绩单”并不靓丽。

来自用益信托的统计显示,通过信托公司官网披露的数据,以及部分从私募排排网补充选取的数据,截至2022年6月30日,2022年持续更新净值的10138只标品信托上半年算术平均收益率为-2.59%,获得正收益的产品占比为38.3%。

如果按照具体产品策略来分类统计,从投资策略上看,股票策略产品共4147只,平均收益率为-5.86%,其中有16.47%的产品取得正收益;债券策略产品共3068只,平均收益率为0.5%,低于中债新综合指数1.83%,其中64.31%的产品获得正收益;组合策略产品共1656只,平均收益率为-2.31%,其中29.05%的产品出现盈利;复合策略产品共663只,平均收益率为-2.05%,44.04%的产品收益率为正;相对价值策略产品共438只,平均收益率为3.8%,高达87.44%的该类产品录得正收益;宏观策略产品106只,平均收益率为-1.16%;管理期货策略产品35只,平均收益率为1.42%;事件驱动策略产品仅8只,平均收益率为-10.29%。

私募排排网的统计数据则显示,今年上半年私募基金八大策略中仅管理期货策略和债券策略收益为正,其余均有不同幅度的回撤,其中股票策略产品收益率为-7.29%;债券策略收益率1.17%,低于中债新综合财富指数0.66个百分点;FOF型基金收益率则为-3.89%。

对此,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研究员肖永悦认为,今年以来,受地缘政治、疫情反复、美联储加息等因素影响,市场持续动荡,一定程度上拖累了标品信托的收益。

信托资金积极布局资本市场

春江水暖鸭先知。尽管上半年标品信托的业绩谈不上出色,但在信托行业整体转型的大背景下,信托资金却持续入市,从非标资产“转移阵地”至标品信托领域。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自5月市场开始回暖后,信托资金入市的脚步也开始加快。来自用益信托的统计显示,6月集合信托市场开始回暖,其中标品信托产品的成立规模大幅增加。其中,集合信托市场中权益类标品信托产品的成立规模为118.5亿元,环比增加8.35倍;而固收类产品的增长同样明显,增幅达到207.14%。信托资金“跑步”入市。

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研究员喻智表示,标品信托业务一直是信托公司业务转型的重点领域,6月标品信托产品在数量方面已经占据了集合信托市场的半壁江山。虽有信息披露不全等因素的影响,部分信托公司的标品信托产品的成立规模明显增加,规模占比近五成。

数据来源: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

“标品信托业务符合监管倡导的转型方向,加上2022年资管新规开始正式实施,资管产品的净值化成为趋势,因此标品业务正成为当前很多信托公司的发力重点。”某信托公司证券业务部门人士向记者透露。

而从已经披露的信托公司2021年年报数据来看,外贸信托、华润信托、江苏信托、五矿信托以及平安信托等信托公司的标品信托产品新增规模明显,头部信托公司的标品信托业务具备规模优势和品牌效应。

来自中国信托业协会的最新统计数据也显示,资金信托投向结构中,投向证券市场的规模和占比持续提高。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投向证券市场的资金信托规模为3.54万亿元,同比增长45.72%,环比增长5.51%;占比为24.00%,同比上升8.78个百分点,环比上升1.63个百分点。

2022年“下半场”关注结构性机会

“前一阵能够感受到来自市场的暖意。”沪上一位信托财富管理部门人士对记者表示,“客户咨询标品信托产品的次数也多了起来。”

不过,进入7月后,A股市场再度开始震荡。后续市场走势如何?5月以来的反弹是否已经暂告一个段落?

展望后市,华宝信托认为,从好的方面看,权益市场经过两个多月的上涨,热度不会很快消退,市场成交量始终维持在万亿以上,股市流动性并不缺乏,而基金重拾赚钱效应也令场外资金参与热情增加。海外经济仍在滞胀的泥潭中不能自拔,相比国外,A股由于经济周期及政策的错位仍具备避风港的作用,北向资金总体呈持续流入的趋势。

因此,后市A股仍具备不少结构性机会。“我们认为,虽然目前短期均线失守,但中期的上升通道未破,A股在回补缺口之后的调整力度将较为温和,同时在指数整固期,板块及个股会受半年报预期影响而出现分化。”

而在中航信托宏观策略总监吴照银看来,就宏观层面而言,海外市场方面,下半年欧美各国的经济或仍将处于滞胀状态,各国的通货膨胀也暂未出现拐头迹象;国内市场方面,货币政策虽然不会继续加码,但仍有望维持一个相对宽松的状态。

“就市场机会而言,A股下半年出现大牛市的可能性很小,但下跌空间也有限,其中的结构性机会更值得关注。我们比较看好的依然是具备高景气度、中长期确定性更高的新能源和新能源车领域。”吴照银分析道。

金苹苹 魏雨田 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