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召开的国常会,重点提及资本市场。
会议从三方面部署资本市场建设:首先,进一步健全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更加注重投融资动态平衡,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加大中长期资金入市力度,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
其次,加强资本市场监管,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打造规范透明的市场环境。要采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着力稳市场、稳信心。
再者,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在广西大学副校长、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看来,上述内容体现了政府对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对资本市场发展的支持,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提振信心,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资本市场是实体经济的反射,要提振资本市场信心,关键要提振市场对经济的信心。当前很重要的是在扩内需政策方面发力,在积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方面做足文章,让微观市场主体有政策获得感。提振资本市场信心,首要的是通过积极宏观政策来稳住经济大盘,然后再辅之以完善资本市场相关举措。2024年宏观政策的支持力度预计会比2023年大得多,2023年市场对各类风险担忧的负面情绪得到过度释放,资本市场出现“超调”迹象,预计会在2024年形成回补的积极效应。
投融资动态平衡
加强投融资动态平衡,是国常会强调的重点之一。
如何促进融资端与投资端平衡发展,也是监管的长期工作重点。
根据证监会机构司司长申兵介绍,从融资端看,近五年A股IPO总额2.2万亿元,再融资总额3.8万亿元,合计融资总额约6万亿元。从投资端看,公募基金、养老金、保险等中长期资金合计持有A股流通市值从6.4万亿元增长至15.9万亿元,增幅超1倍,持股占比从17%提升至23%。权益类基金从2.3万亿元增长至7万亿元,占公募基金规模比例从18%提升至26%。北上资金持A股流通市值从0.7万亿元增长至2万亿元。个人投资者持有A股流通市值从10.8万亿元增长至22.1万亿元。资本市场投融资两端总体保持平衡发展。
投融资动态平衡,中长期资金引入是关键。根据证监会机构司副司长林晓征介绍,目前,证监会正在研究制定《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行动方案》,作为未来一段时期统筹解决资本市场中长期资金供给不足等问题的行动纲要。总的思路是,以加大中长期资金引入力度为重点,以优化资本市场投资生态为基础,以建设一流投资机构为抓手,全面推进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着力提高投资者长期回报,促进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居民财富的良性循环。
监管力度再提升
国常会提到,加强资本市场监管,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
近五年来,证监会依法调查各类证券期货违法案件近1900件,向公安移送涉嫌证券期货犯罪案件近600件。其中,2023年,证监会系统共审结案件350余件,处罚责任主体千余人(家)次,罚没款金额60余亿元。
从重点整治方向看,根据证监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首先,欺诈发行、操纵市场、严重内幕交易可谓严打“第一梯队”。
证监会严肃查办发行申报欺诈案件,坚决打击挑战底线的行为。严厉打击操纵市场行为和性质恶劣的内幕交易行为,给投资者提供更加健康的市场秩序。
其次,财务造假、违规信披、违规占用、担保,同样是监管查处的重要方向。
证监会首席检查官、稽查局局长李明提到,证监会重拳打击上市公司实控人、董监高人员等“关键少数”有组织、有预谋地实施财务造假违规信披行为,以及违规占用、担保等背信行为,保障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改革走深走实。
从处罚对象侧重点看,上市公司“首恶”是重中之重,具体惩治方式上,行政、民事、刑事追责相结合,使“首恶”“人财两空”,以达到以儆效尤目的。
严惩“首恶”的同时,“帮凶”中介机构也是监管严查重点。倒逼中介机构敦促上市公司合规守法,成为监管“长牙带刺”、整治资本市场乱象的新方向。
国常会还提到,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
在田利辉看来,这表明政府更加重视不同部门政策的一致性和更加重视多种政策工具的协同性,进而提升政策的效果,稳固经济回升和促进资本市场稳健发展。有助于提升资本市场的质量和投资价值,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本报记者周潇枭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