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人参与1评论

中信证券:经济拐点显现,积极提升仓位

随着落地政策起效和后续政策接力,经济拐点和修复趋势将不断被数据验证,价格拐点已经出现,外部的扰动将逐渐消退,外资流出的趋势将逐步逆转,当下市场风险收益比佳,底部区域特征清晰,建议忽略短期波动,积极提升仓位,围绕地产、科技、能源资源三大产业主线积极布局。

首先,国内价格拐点已经出现,8月宏观数据相比7月改善,政策支持下9月改善将更明显;二季报夯实A股盈利周期底部后,三季报有望迎来新一轮周期上行起点。其次,房地产需求侧的政策加速落地,各项政策正在形成合力,而保障房和城中村改造等接力政策正在路上,对需求提振将更直接;多元化的化债方案将有序推进,财政政策将更加主动积极,各类政策不断落实,直到彻底扭转经济预期和经济运行的负反馈。最后,外资本轮累计流出已接近历史极值,预计后续流出压力将随着经济拐点的出现而改善,人民币兑美元贬值也将告一段落。

中信建投证券:底部区域,比的是耐心

政策接连出手后,经济基本面何时企稳改善将成为市场的核心矛盾,近期工业生产、下游消费等已呈现出明显的边际回暖,且近期北向流出也有所放缓。但另一方面,减产带来的原油价格上升叠加美国服务业强势,美联储加息预期依然偏强,人民币汇率短期压力仍存,市场处于底部区域,这个阶段比的是耐心。

配置思路:高股息压舱石,关注后续景气预期产业进攻机会。重点行业:有色、石油、消费建材、半导体、通信、运营商、铁路、水电、汽零等。

国泰君安证券:从业绩推动到风险推动,当下股票市场更强调对风险的认识

2023年股票投资更强调对风险的认识,而非业绩。利好和利空被普遍预期到,股票指数横盘震荡。与2015年市场风险偏好节节抬升不同,2023年市场风险偏好逐步下台阶。因此在行情节奏上,高风险特征的板块(如计算机、传媒)先表现,然后依次向风险特征不高的股票切换。展望未来,市场风险偏好两端走的格局还会延续,股票投资不靠预期而靠交易,投资机会在微观结构好但预期分歧大的股票。微观结构差、预期分歧小的股票没有机会。

下一阶段投资机会在风险特征不高、微观结构好但预期分歧大的股票。推荐三条主线:1)科技股的行情在高端装备与材料,看好机械/军工/电子等。股价充分调整,受益制造业出海、国产替代与政策催化。2)经济环比企稳,地产需求侧与地方债务化解政策发力,周期消费中的高风险特征题材股将展开反弹;金融地产看政策节奏。3)对稳健投资者,具有特许经营优势的高分红央国企是为数不多的选择:运营商/石油石化/公共事业等。

中金公司:静待政策发力向基本面传导

历史上长周期调整后的重要底部区域,均有密集的支持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的政策出台,但市场预期和情绪的扭转往往相对滞后,进而形成阶段性的“磨底期”。伴随着政策层面积极化解当前主要矛盾、企业盈利底部逐渐显现,估值、情绪和投资者行为进一步呈现偏底部特征,我们认为对于后续市场表现不必悲观。

行业建议:以政策引领为主线,兼顾科技成长细分领域。建议关注三条配置思路:1)受益于地产政策边际变化、基本面修复空间和弹性比较大的地产链相关行业,例如家电、家居等地产后周期相关行业;部分需求好转、库存和产能等供给格局改善,具备较强业绩弹性的领域也值得关注,例如白酒、白色家电、航海装备等。2)与国内宏观关联度不高、股息率高且具备优质现金流的领域,尤其是受益“一带一路”和“国企估值重塑”等的建筑、油气和电信央企。3)顺应新技术、新趋势且存在产业催化的科技成长细分领域,我们认为四季度半导体产业链有望迎来周期反转和技术共振,消费电子在部分龙头公司新品推出的消息提振下关注度也有所提升,减持新规对上半年减持较多的TMT领域也有资金面改善的效果。

海通证券:外资中长期或仍将流入,中短期关注地产券商及消费医药

借鉴历史看北上资金的波动。①2016年以来北上资金阶段性流出发生了6次,这次流出规模已经跟前5次相当,60日滚动流出数据也已处于历史极值。②横向对比其他市场,A股的外资持股比例低。对比A股市值的全球占比,外资大幅低配A股。外资中长期或仍将流入。③稳增长和活跃资本市场措施逐步落地,市场望逐渐转好,中短期地产券商及消费医药较优,中长期科技更强。

结合资金及近期政策亮点,重视地产券商、消费医药等行业。随着政策的落地见效,地产和券商有望明显受益。同时,政策催化下低估低配的消费弹性或更大。随着后续基本面预期的扭转,我们认为前期跌幅较大的消费板块有望迎来反转。科技是中长期布局方向。中期来看,经济结构的调整需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数字经济或仍是本轮行情的中期主线。

安信证券:赢在当下,再难再苦熬过去

客观而言,当前市场处于政策定价量变-质变的过程中,大方向比较明确,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最后一跌-市场底-走出反弹的过程存在波折,但再苦再难都要熬过去。我们维持认为:政策底已经清晰,市场底还需要时间确认,反转行情需要明确市场核心矛盾改善,显然这需要8月经济数据、房地产基本面以及汇率层面进行后续验证。目前来看,8月进出口回暖,社融增速数据预计环比7月明显改善,随着全国地产政策松绑房地产“金九银十”销售数据有望环比改善,经济在量层面的筑底迹象逐渐清晰,对应一/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大幅回升。

结构上,一个现实的争议是:今年是否会形成上半场成长(TMT),下半场价值(稳增长顺周期高股息)的风格切变?从我们安信策略的角度,年底之前单一风格明显占优的判断还不能明确。站在当前,我们依然维持当前高股息策略首要目的是降低组合波动性,并非博取年内超额收益的胜负手,“先稳大盘,再起中小盘”。历史复盘来看,可以明确的是在“最后一跌”的过程中高股息策略占优;当市场从市场底向上的定价过程中,在可预期政策效果有限但满足经济托底,低位弹性板块占优将年内胜负手的重心放在成长领域,TMT+中小盘(中证1000指数、科创50指数)是关键。值得高度重视的是当前全球原油价格已经创下新高,6月至今国内南华工业品价格指数上涨20%,7月美国核心PCE环比回升,所谓“二次通胀”所带来的潜在“滞胀”定价风险需要进一步跟踪评估。

兴业证券:关注四个积极信号

8月以来市场整体较弱,核心症结在于投资者信心不足、风险偏好萎靡、市场情绪脆弱,叠加国内经济数据低于预期,以及美债利率新高、外资大幅流出,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担忧。而近期,虽然各项政策呵护措施已经落地,但投资者信心的建立、风险偏好的修复仍需要一个过程。当前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积极信号的出现,有望引领市场逐步走出底部、迎来修复:1、市场资金面供需已在好转。2、外资配置盘开始回流,来自外资流出冲击最大的阶段或已在逐渐过去。3、近期政策宽松密集加码之下,地产的基本面压力已在缓解。4、进出口超预期回升、PMI连续三个月边际改善,也指向经济并非预期般的悲观。

配置上,重点关注三大方向:1)政策组合拳落地之下,利好受益于相关政策及事件驱动的地产链、上游周期等;2)市场信心提振、风险偏好回暖之下,具备景气优势、前期超跌的半导体、汽车零部件等景气成长也有望迎来修复。建议关注兴证策略118细分行业景气比较框架;3)以中长期的确定性应对短期的不确定,持续关注低波红利资产。

华安证券:海外反复扰动,市场总体震荡

海外经济数据超预期叠加美联储官员表态鹰派,市场风险偏好再起波澜,主要股指均呈小幅回落,外资持续净流出但净流出规模减少,市场成交额进一步回落至年内低位。展望后市,市场仍将总体维持震荡格局,并没有大幅调整的风险。总体来看,综合环境并无大风险,再结合当下市场较低位位置,因此对后续无需悲观,市场总体仍是震荡环境。

配置上需多点开花,可重点关注三条主线与两个主题。其中三条主线包括:1)半导体产业链催化延续,华为Mate60系列出货预期上调,同时苹果也将召开发布会,因此仍可配置具备短期催化+中长期逻辑(尽管复苏进程预期有所后延)的电子、通信,而计算机、传媒可能受海外加息预期扰动+催化较弱,配置性价比有所弱化;2)景气指标仍在积极改善的品种,把握价格持续上涨的基础化工和可进行中长期维度配置的农林牧渔,农牧景气周期和行情均至底部,尽管短期弹性不佳,但向下风险可控,中长期预期收益率较高;3)估值底部及中长期投资预期有望迎来拐点的医药生物。两个主题是:1)受十一黄金周出行旅游预期带动的出行链条,包括餐饮、旅游、酒店以及机场航空等,近日已有所反应;2)“一带一路”峰会催化下的建筑装饰央国企有望受益。

国盛证券:从过往经历看,四季度大盘延续性好于小盘

从过往年份四季度的占优风格来看,大盘好于小盘,宽基指数中50、300好于500、1000,消费占优的次数最多,金九银十经济旺季+来年经济开门红的预期是四季度风格偏价值的核心原因。在优势风格的延续性上,三季度至四季度大盘延续性好于小盘,行业风格层面消费延续性最好,金融、周期一般,成长偏低。在弱势风格的反转性上,三季度至四季度大盘反转性好于小盘,行业风格层面消费和周期反转性最好,金融其次,成长偏低。今年三季度偏大盘风格,金融和周期占优,四季度经济预期的修复是大势和风格判断的关键,综合延续性和反转性考虑,四季度风格有望偏大盘,金融和消费占优。

配置方面,建议重点关注稳增长发力背景下的大盘顺周期方向,包括地产链、可选消费以及兼顾顺周期和成长风格的电子。

信达证券:股市微观资金格局并不弱

市场走弱的时候,大多伴随着资金的流出或减仓,但很多时候资金的流进流出规模和股市的涨跌幅度往往会产生偏差,这种偏差如果持续的时间很久,市场往往会累积较大的反向波动的力量。我们认为,2022年以来,虽然股市的资金格局有所弱化,但整体弱化的幅度相比历史是更温和的。居民资金流出(以浙江宁波地区证券交易结算资金为代表)同步的回落主要出现在2022年下半年和2023年Q2,相比2015-2018年的居民资金流出,同比负增长的幅度小很多,时间短很多。8月以来北上资金累计净卖出992亿,对比历史,能够看到2019年5月、2020年3月、2020年10月、2022年3月和2022年11月均出现过类似的累积大规模流出,并没有跟历史不同。这一次ETF规模逆势大幅流入,流入速度是历次震荡市或熊市中最快的。

整体来看,2023年股市微观资金格局并不弱,市场弱的本质原因或是主动型基金经理自下而上找不到较好的景气度赛道,随着政策反转,顺周期板块的逻辑逐渐加强,自下而上的产业逻辑也会逐渐加强,未来1-2个季度,可能会出现微观流动性充裕和经济预期回升的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