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知行汽车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知行科技”)正考虑赴港IPO上市,拟募资2-3亿美元(约15.5亿-23亿港元)。
公开资料显示,知行科技成立于2016年12月,是一家专注于自动驾驶领域前装系统解决方案的人工智能高科技公司,自成立以来已经进行了6轮融资,背后投资机构包括明势资本、理想汽车、粤财创投、雅枫投资等。
证券时报记者获悉,智能自动驾驶领域除了知行科技以外,还有赛目科技、文远知行、智加科技等公司也正在谋求香港IPO。记者不完全统计,在当前募资寒冬背景下,自动驾驶赛道热闹非凡。自去年至今,该领域已经累计披露超过70起融资,可谓资本扎堆最密集赛道之一。
知行科技拟赴港上市
有消息称,知行科技考虑赴港上市,集资额约15.5-23亿港元,建银国际、花旗及华泰证券协助该公司筹备上市事宜,最早今年有望登陆港股。
据记者获悉,知行科技上市筹备工作仍处于早期阶段,包括规模和时间规划在内的IPO细节可能会随时发生变化,但花旗和华泰证券不予置评。
根据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创新委员会网站内容显示,知行科技在去年4月份对外披露C+轮融资时就已经透露,公司将在不久后开启Pre-IPO的融资,启动科创板上市进程,然而为何突然改变上市地,外界不得而知。
天眼查App显示,知行科技自2016年成立至今,已经进行了6轮融资,其投资者包括理想汽车、明势资本、讯飞创投、招商启航、HL Klemove、乾融控股、雅枫投资、德载厚资本、中国国有企业混改基金、华强创投、永鑫方舟、上海刻瑞斯、衍盈投资、中银粤财、粤财创投、德威资本、中天佳创、建银国际、元禾原点等。
公开资料显示,知行科技专注于自动驾驶领域前装系统解决方案,拥有自动驾驶核心算法、软硬件研发能力、系统集成验证能力和生产制造能力,根据主机厂需求提供整体系统解决方案及其配套的智能摄像头和自动驾驶域控制器。目前已知合作的车企包括奇瑞、五菱、极氪、威马、长城、东风等,获得的量产订单已经超20万套。
自动驾驶领域除了知行科技以外,还有文远知行、智加科技也在加速上市进程。文远知行已经顺利完成10轮融资,其CEO韩旭声明,公司的现金储备在无收入的情况下足够支撑6-7年。智加科技此前拟借壳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在美国上市,然而由于美国境外监管环境发生变化,智加科技试图对部分业务进行重组但最终未能完成,导致冲击赴美IPO按下暂停键,但公司近期或再次开启美国上市计划。
还有华为参股的智能网联汽车仿真测试公司赛目科技已经提交招股书,拟赴香港IPO。招股书显示,光银国际为其独家保荐人,普华永道为其审计师,中伦、铭德分别为其公司中国律师、公司香港律师。
毫无疑问,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普及,智能驾驶的安全问题永远是重中之重。如今的智能汽车赛道,要说是摩肩擦踵也不为过。新势力派引领变革,最为二级市场看好,甚至财大气粗的地产公司也曾豪言,要做世界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手机厂商巨头苹果、华为、小米也都纷纷跟进扬言造车,智能驾驶公司集体迎来了高光时刻,最为明显的特征是:赛道玩家们获得的融资次数明显增多,VC/PE扎堆涌入。
VC/PE扎堆涌入智能汽车领域
据《中国车联网白皮书》预测,2025年中国智能汽车市场规模将接近万亿元,2020年至2025年6年产业复合增速达到37%。
从行业整体融资情况来看,智能驾驶已然成为VC们眼中的“当红炸子鸡”。据证券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去年中国智能驾驶及智能汽车行业已经至少完成60起投融资事件,吸金超千亿元,2023年1月份,行业发生融资事件12起,累计披露融资金额超过25亿元,可谓是资本扎堆最密集的赛道之一。
数据来源:天眼查App、公开报道,证券时报记者整理,点击图片查看大图。(注:除红色字体外,其余为2022年融资情况)
目前业界普遍认为,自动驾驶潜在市场空间将超数万亿元,而因为自动驾驶终局未定,目前尚无垄断性企业出现,意味着这个赛道上的每一个玩家都有机会走到最后,因此不少投资者本着“宁可投错,也不错过”的心态,在自动驾驶赛道“广撒网”。
比如IDG资本,过去两年已经先后投资了轻舟智航、禾多科技、文远知行、千挂科技、嬴彻科技、momenta等多家自动驾驶赛道上的头部企业。红杉基金则投资了映驰科技、芯擎科技、希迪智驾、禾多科技、嬴彻科技、智加科技等。
“所有人都想来智能驾驶领域分一杯羹。”但大多数困在了第一道门槛上,钱。“没有200亿不要造车!”这是来自蔚来CEO李斌的反馈。尽管众多参与者也仅是专注于智能驾驶硬件和系统,但这同样是个昂贵的行业,不少企业本身依靠资本输血,是否有充裕的资金和精力参与到智能驾驶的厮杀中去,还未可知。
从商业化进程来看,尽管完全无人的自动驾驶在规模化落地方面依旧遥遥无期,L1、L2级辅助驾驶系统已经进入了规模化量产,可以初步给予投资者相应的回报,并且在未来3-5年有望继续成为带动全球自动驾驶汽车出货量增长的最大细分市场。而L3、L4也开始在一些特定场景下测试,甚至进行商业化试点,距离更大规模或者更大范围内的落地正越来越近,这些也均给予了投资者持续加注的信心。